芋螺肽憑什么在抗皺領域 “大殺四方”?
一、芋螺:海洋中的神秘 “毒師”
芋螺隸屬海洋腹足類軟體動物,體型差異顯著。其齒舌異化,與含神經毒素的毒腺相連,毒液為復雜肽類混合物。不同種芋螺毒液活性肽不同,同種因海域不同毒素成分亦有別,理論推測芋螺毒液中約有 5 萬種活性肽,是極具潛力的生物活性寶庫。
二、芋螺肽:從毒素到護膚瑰寶的蛻變
芋螺毒素多由 10 - 40 個氨基酸殘基構成,含兩對或三對二硫鍵,是最小核酸編碼的動物神經毒素肽,二硫鍵密度極高。化妝品用芋螺肽系生物模擬芋螺毒素,經基因排序人工仿生合成,保留活性與功效同時降低毒性。當下化妝品常用的 μ 型芋螺毒素,由 22 個氨基酸和 3 對二硫鍵組成特定結構。
CBNumber:CB43361919
英文名稱:mu-conotoxin
中文名稱:芋螺肽
MF:C92H139N35O28S6
MW:2375.71
CAS:936616-33-0
三、曲折備案路:芋螺肽的身份確立
早期芋螺多肽進入國內市場,因新原料備案法規不完善,注冊困難且成本高,僅能提供 22 個氨基酸種類的全成分資料,使用不便。行業曾套用冷門的精氨酸 / 賴氨酸多肽維持應用,持續約 10 年。今年 4 月,芋螺多肽備案成功,新原料 INCI 中文命名為 “芋螺肽”,現處于監測期,期間其他原料不能使用此名。芋螺肽與精氨酸 / 賴氨酸多肽化學名、CAS 號及化學結構式不同,兩者得以區分(“芋螺肽” 統稱與新原料定義的合理性爭議暫存)。
四、抗皺機理:芋螺肽的精準 “出擊”
面部皺紋源于神經中樞系統調控面部肌肉收縮,通過電位傳遞實現。神經遞質與煙堿膽堿受體結合開啟陽離子通道,形成離子電流壓差致終板膜去極化,引發肌肉收縮產生皺紋。芋螺肽能抑制鈉離子通道、鈣離子通道及乙酰膽堿受體,阻斷神經信號傳遞,抑制肌肉收縮以減少皺紋。其阻斷率超 90%,并保留部分神經肌肉電流傳遞,避免臉部癱瘓與皮膚過度緊繃,不同亞型作用機理和靶點各異,μ 型芋螺毒素通過抑制肌肉電壓依賴性 Na?通道發揮抗皺功效。
五、廣泛應用:芋螺肽閃耀護膚界
芋螺肽的功效解析
-
抗皺緊致:它模擬蛇毒肽機制,阻斷神經肌肉傳遞,放松過度活躍的局部肌肉,撫平肌膚皺紋。同時,芋螺肽刺激皮膚細胞合成更多膠原蛋白,增強皮膚彈性與緊致度,從根源減少皺紋。
-
抗炎舒緩:芋螺肽抗炎性佳,能舒緩肌膚不適,減輕各類炎癥反應。對于敏感肌膚,它可緩解緊張,增強耐受性,降低過敏幾率。
-
保濕滋養:芋螺肽鎖水能力強,能防止肌膚水分流失,時刻保持水潤。其富含的多種營養成分,為肌膚補充養分,促進細胞新陳代謝與修復。
-
抗氧化抗衰老:芋螺肽含抗氧化成分,能有效清除自由基,減少氧化應激對肌膚的傷害,抑制自由基生成,延緩肌膚衰老,助力肌膚保持年輕態。
芋螺肽因強效抗皺能力被譽為 “皺紋殺手”,可即時有效減少皺紋,且經測試無細胞毒性、皮膚刺激性、過敏性及眼睛刺激性。在抗衰老個人護理產品中應用廣泛,尤其在眼部護理產品中可淡化眼部細紋和魚尾紋,面部護理產品中能顯著減少前額因肌肉收縮產生的皺紋,使肌膚恢復緊致光滑。隨著科研與技術發展,芋螺肽有望在護膚領域發揮更大作用,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抗皺新成果。